佳禾配资
这是一场普通人常识和行业准则的荒诞碰撞。
行业标准是,中央厨房制作的菜,就不是预制菜。这也是贾国龙直呼冤枉,再三强调西贝不是预制菜的原因。
可是,一个普通消费者,不会对行业准则有所体会,当他看到西贝主厨从塑料袋里取出原材料解冻,剪开调料包倒出鸡汁熬制,又或是拿出24个月保质期的西兰花,毫不避讳地在厨房内烹饪起来,冲击感太强,这时还要让他相信,“一切都不是预制菜”,显得太过荒诞。
文 |谢韫力
运营 |芋头
“就算生意不做了,也要争个黑白!”
9月12日晚,比预定时间晚了近10分钟,罗永浩出现在直播间,打响了这场预制菜风波的后续之战。
他上来就调侃,自己在外出差,身边的直播团队是随意拼凑的。虽然直播是临时起意,但他全程十分轻松,自认为感受到“铺天盖地的民意”,“头回有90%的网友都是支持我的”。
只是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,播放几段西贝备餐过程的视频切片,罗永浩就成功引起了公众对预制菜的阵阵讨伐。比如,罗永浩回忆里那道“很腥、很难吃”的葱烤鲈鱼,在视频切片里,西贝门店的烹饪顺序是,从冻库里取出一袋密封包装的鲈鱼,解冻、腌制、刷油、放入烤箱。罗永浩念起包装袋后的小字,读到“鲈鱼保质期18个月”,评论区开始齐刷刷地@西贝“退钱!”
▲罗永浩直播中播放媒体去西贝餐厅探访的视频。图 / 罗永浩直播回放截图
直播最尖锐的时候,罗永浩直接冲着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人去了,“我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,这次除外,不是网友突然喜欢我了,他们只是瞧不上你。”
比起罗永浩的从容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显得激动又愤慨。在罗永浩直播前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,他自称已经气得两天没睡着觉了,“公司每天收入少了200多万”。凌晨三点,他还下楼吃了点烤串,要了一瓶酒,抽了一支烟。他最新的表态,带着点悲壮:“就算生意不做了,也要争个黑白!”
西贝无法预料到,罗永浩的一条吐槽微博,会引发如此大的舆论。
时间回到9月10日,罗永浩抱怨,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西贝,“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。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,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。”有人说,这条颇有信息量的微博,其实是有理解顺序的,本意是罗永浩想告诉大家账还得差不多,终于能坐飞机了,第二是希望预制菜立法,只顺便提一嘴西贝,鉴于罗永浩此前吵架的“战绩”,被提到的企业,唯一正确的操作就是不理会。
▲引发两方争论的微博。图 / 微博截图
但贾国龙不是那个忍气吞声的人,他在新疆度假途中瞬间“炸了”,立马赶回北京,用了一个晚上复盘罗永浩的就餐过程:是不是服务不够周到?菜品没有按照标准制作?他没吃高兴才发微博?复盘后得出的结论是,菜虽然中规中矩,但没有一道是预制菜。
贾国龙颇为委屈,也有了底气:“说西贝全是预制菜,太恶心了,挺伤我的。”“我们一定会起诉他(罗永浩),一定一定会起诉他!”
随后,西贝一边硬刚罗永浩,一边跟消费者掏心窝,公布了一份长达42页的声明,包含罗永浩点的13道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。贾国龙力邀大家来尝尝同款,“不好吃不要钱”。同时,他一声令下,西贝全国370家门店也对所有消费者开放,“可以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”。
如此费力的自证,却并没有为西贝赢回“清白”,反而提供了能被“对线”的素材。罗永浩在直播间回顾了中国蓝新闻拍摄的一段视频,西贝的厨师介绍,“煮好的羊排能用三餐,今天上午一餐,下午一餐,明天上午还能卖”,厨师很老实地解释,“菜品是会存在隔夜情况,因为半成品可以冰冻过夜”。一个暂停,罗永浩开始划重点:“他们自己说的是隔夜菜啊。”
▲西贝厨师在采访中承认原料有隔夜情况。图 / 罗永浩直播回放截图
而儿童爱吃的杂粮餐包、玉米、香脆鲟雪条,也都是从冷冻柜里取出的,最长的保质期有18个月,罗永浩甚至赞赏了一位网友的“歹毒”点评:“儿童套餐的年龄比儿童都大。”
除了讨论预制菜,深谙“对线”要领的罗永浩,在直播间指出西贝的另一宗“罪”——贵。
贾国龙眼里的罗永浩,“吃得挺好,抹嘴就走了”,他列举了几个关键细节:5个人点了15个菜,且几乎全部吃完,仅剩下较晚上的羊排和烤鱼,一共消费830元,还要了会员积分。贾国龙拍着胸脯保证:“凭良心,15个菜这个价格真不贵。”
罗永浩却不是这个立场,几句话直戳餐饮人肺管子,菜点得多“还不是因为吃不饱,菜量太少啊”,剩下的羊排、烤鱼“下不去嘴,都像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”。至于定价,罗永浩放了两张对比图,“让大家对西贝物价有个概念”,一款西贝戗面馒头的价格是21元,而米其林两星的一款胶东酱黑猪肉海参包子是28元,“就很离谱,可以说西贝是预制菜餐厅里最贵的”。
这一刻佳禾配资,很多公关人可能会倒吸一口气:事实如何,谁输谁赢,或许已经不重要了,在听进去的消费者这里,西贝最大的危机,来了。
行业标准,撞上普通人的常识
与罗永浩在舆论上占尽优势不同,餐饮业几乎是一边倒地声援西贝。
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、霸蛮牛肉粉创始人张天一、半山腰云南菜创始人张本盛等,都转载了贾国龙的回应,表达力挺。
最让人关注的是,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也发文了:“任何事没有完美……感谢西贝、海底捞等品牌企业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。”作为一向被网友拥簇的良心企业掌门人,这次发言却没了以往的效果,有人质问他:“这是不是意味胖东来也要上架预制菜?”9月13日凌晨,于东来删除了这条抖音,并再次将账号设为私密,网友仍没有放过他,追问道,“你是不是飘了?”“很像我发完朋友圈没人给我点赞就破防删除、屏蔽的样子。”
▲于东来发布抖音声援西贝。图 / 网络
拿捏这种割裂,恰好是罗永浩擅长的,“预制菜没有国标,查不到GB标准,定义很含糊”,他坚称这时要相信“普通正常的人类常识”,消费者去餐馆吃饭是有期待的,饭店要自己洗菜、切菜,最多能忍受“当天早点炒、煮、蒸”,这才叫新鲜,“一定不是9个月前就蒸得半熟,等着再热一遍”。他也表态:“想说清预制菜是什么的都是流氓,这不用教,常识就知道!”
但实际上,目前餐饮业对预制菜的判断,是有一定标准的。2024年3月,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,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,并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。
▲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部分规定。图 / 网络
通知发布时,官方曾解释:仅经清洗、去皮、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,属于食用农产品,不属于预制菜;速冻面米食品、方便食品、盒饭、盖浇饭、馒头、糕点、肉夹馍、面包、汉堡、三明治、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;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,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、半成品、成品菜肴,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,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,不纳入预制菜范围。
这也是贾国龙直喊冤枉,再三强调西贝不是预制菜的原因。
双方核验准绳完全不同,碰撞发生了。
可是,一个普通消费者,不会对国标有所体会,当他看到西贝主厨从塑料袋里取出原材料解冻,剪开调料包倒出鸡汁熬制,又或是拿出24个月保质期的西兰花,毫不避讳地在厨房内烹饪起来,冲击感太强,这时还要让他相信,“一切都不是预制菜”,显得太过荒诞。
在接受《中国企业家》采访时,贾国龙称,他门店的这些食物都属于预制工艺并非预制菜,预制是提前加工、预加工,到门店才做熟的。他感受到消费者对预制等词汇有很多误解,虽然食品保质期长,但并不一定靠科技与狠活。“零下18度冷冻,冷冻锁鲜是最好的技术。”
预制菜大战演化到现在,罗永浩和贾国龙两人,已被推上两端,一边代表的是普通消费者的常识,一边是所谓的“行业标准”,两位同样脾气火爆、不甘示弱的人,都选择了激烈的沟通方式,互不退让。
某些时刻,贾国龙也表达过“无力”,“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”。他或许意识到了,即使是剩下的10%反对罗永浩的人,大多也感同身受罗永浩的另一诉求:“不讨厌预制菜,但要标明出来,消费者要有知情权。”
预制菜能勾起太多大众情绪,餐饮业的信息透明一直是消费者的心魔。在一些消费者的认知里,预制菜和不新鲜、没营养、添加剂直接挂钩,尽管这是对合规预制菜的一种偏见,但在当下,一个人想要拒绝预制菜,愿意多花点钱,有时也无法如愿,因为根本不知道哪些是预制,甚至还有餐厅故意以手作、现炒为名卖预制菜。
踩着这股情绪,大战里的第一个赢家出现了——老乡鸡。罗永浩把它作为餐饮透明的例子,它的门店有三色标签制度,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食材情况,分别是现做、半预制、复热预制,让消费者可以选择。
▲罗永浩直播中提到老乡鸡“餐饮透明化”。图 / 罗永浩直播回放截图
还有很多人顺着预制菜讨论,怀念起记忆里的烟火气。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,很多事情不受个人控制,吃一顿健康、好吃的菜成为人们少数能控制的事情,新鲜的食材现炒,产生了一种腾腾的锅气,端上桌闻起来就很幸福。坐在同一家店里,每次能尝到稍加区别的口味,一时淡,一时浓,就这样记住了和不同人的用餐时刻,厉害点的舌头,还能尝出餐厅换大厨了。
这一切体验,都在这个时代变得稀缺,同质化的食材、味道,摆上不同门店的餐桌,餐厅之间最大的区别,反而成了环境够不够美,摆盘够不够精致,是否适合出片……这一场预制菜大战点燃的,其实是普通人反抗流水线食物的长久情绪。
从拥抱到撇开预制,西贝发生了什么?
令人困惑的是,5年前,贾国龙对预制菜,还是一副截然相反的态度。
2021年,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好菜都是预制出来的,越高级的菜预制程度越高……中餐现代化必须走预制菜这条路,这是未来餐饮的大趋势。”
当时,西贝正处于扩张阶段,大批门店从500-800平方米的大街店面搬进各大商场,主打精致干净的红白格,后厨不再随意点燃油烟,北京、上海和杭州等大城市的门店,都改为依赖中央厨房制作部分菜品。
▲2025年9月12日,北京西贝(石景山万达店),厨师正在做菜。图 / 视觉中国
进入商圈后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里的同款“西贝黄馍馍”,生产过程也发生了改变:陕西绥德采购的硬黍糜子面和软黍黄米面,由城市的中央厨房完成制作,再冷藏配送至各个门店。当时消费者对预制菜尚不反感,预制与中央厨房也没有明晰界限,贾国龙并不介意称这样的举动为预制。
西贝走过的路,几乎是所有餐饮连锁化的必经之路。大部分商圈店铺面积有限制,对使用明火有严格规定,作为一家西北菜品牌,在商场现处理牛羊肉等复杂食材也很困难,更现实的衡量,是入驻商圈后,租金、人力、装修成本翻倍,门店盈利要求提高,而中央厨房是餐饮业提高翻台率、节省成本的最佳方式。
它能省人力,压低食材价格。据《济南时报》,过去,西贝的传统门店需配备大量厨师,仅手工莜面制作就需“三生三熟”六道工序,在一线城市,厨师月薪高达1.2万元,成本逼近30%,中央厨房可以压缩这部分投入。红餐产业研究院也称,通过集中采购西北羊肉、武川莜麦等核心食材,西贝的采购成本能降低15%-20%。以蒙古牛大骨为例,中央厨房批量处理使单份成本下降22元,门店售价即使降低10%,毛利率仍可以提升8%。
一位了解餐饮的网友分享,大型餐饮需要囤货,例如八月,是新疆羊的成熟高峰期,很多老板会去定几百万的羊羔肉,用各自手段储存备用,一方面能节省成本,另一方面,集中采购羊肉,能提高肉的品控,也让价格不受太多市场波动。一定程度上,也正是有丰富的提前处理、储存食材手段,拉低成本,才让大部分人消费得起稍微贵价一些的食材。
降本的代价,也是味道的部分损失,这期间,抱怨起西贝难吃的人,变多了。只是,比起味道的变化,对品牌来说,最致命的是,自身在变,市场的风,却朝着反方向吹了。
贾国龙的定位中,西贝一直是高端品牌,它填补了请人体面吃上一顿西北菜的市场空缺。除了宴请,西贝相当一部分收入源于中产家庭,每个周末,西贝的餐桌上,小朋友是常客,他们拿着卡通餐具、免费气球,揉着面团,玩累了,就吃几口不辣的儿童套菜。靠小朋友,西贝争取到了一批心甘情愿为溢价买单的中产父母。这一时期,贾国龙的理念是:“只管把东西做好,钱不够找顾客要!省钱省出来的利润没有竞争力。”
▲西贝筱面村北京门店。图 / 视觉中国
按照贾国龙的理想路径,西贝会是鼎泰丰、麦当劳的结合,前者“一笼汤包的价格可以卖到40-50元,但门前排队等位的客人仍旧络绎不绝”,后者“开了10万家店”。怎么保持价格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,降本完成规模化扩张,是他一直在搭建的西贝核心竞争力。
但西贝的扩张步伐,被突如其来的疫情牢牢牵制了。消费者开始捂紧钱包,市场卷起低价,西贝的价格,变得有点刺眼。根据红餐大数据,目前西贝人均价格达到83.66元,相比去年人均98元有所下滑,但对比主打西北菜的同行,西贝的人均价仍超出50%。
近两年的消费市场,被一种性价比情绪笼罩着,年轻人更爱蜜雪冰城,海底捞门口也不排长队,大家扭头转向折扣、平替。一切溢价都被谨慎衡量。
到了2024年,贾国龙狠狠感受到西贝的价值在动摇,当年9月餐饮大会上,他估计西贝销售额全国平均下降了10%。他将此形容为“暴击”。贾国龙不敢再找敏感的消费者要钱了,低头承认:“部分菜确实是标高了,我们调价了。”他表态以后会特别注意性价比,“定价权都收回总部拍板”。
也是在同一时期,西贝对预制菜的称呼也谨慎起来。2023年,预制菜进校园遭到漫天反对,很多餐饮店回过神来,原来,在消费者眼里,预制菜已经是个负面词汇了。同年,六部门通知出台,区分中央厨房与预制菜含义。此后所有场合,西贝统一口径,称自己的模式为中央厨房。
餐饮业沉浮37年,贾国龙以“爱折腾”著称——2015年,他卸任西贝CEO,全力投注在副牌;2019年后,他的核心精力放在再做个平价餐品上;2023年,他又亲自带队,“All in”贾国龙中国堡,一年开了50家门店,仍未冲出来,他决定收手。
▲贾国龙all in的贾国龙中国堡。图 / 视觉中国
去年11月,贾国龙重任西贝CEO,2025年成了他回归的关键一年,他重估了西贝的价值,“这几年发展有点慢,创新不够,过去因专注新业务而忽视老业务,实则是认知偏差。从老业务中培育新能力、创造新价值,远比盲目开拓第二曲线更可持续。”
西贝走得顺风顺水时,贾国龙也相当笃定,“我永远是个开饭馆的”。他创业成功后,赶上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挖矿热,很多人劝他投资开矿,“比一盘菜一盘菜地卖来钱容易多了”。贾国龙回复:“天下还有比70亿张嘴更大的矿吗?”
只是,这70亿张嘴的生意,有多大收益,就有多大风险。
这个周六,预制菜风波有了结束的迹象,“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”,罗永浩发文,他进退自如。
另一边,贾国龙需要艰难自救。《中国企业家》专访里,他将此次风波评为“遇到的最大一次外部危机。”客流量断崖式下滑,他在意,“却一点办法都没有”。现在,他只希望留住顾客。
参考资料:
[1].《强势贾国龙,“放大”西贝的舆论漩涡》,消费快评
[2].《对话西贝贾国龙:我就是那个白日做梦的人》,中国企业家杂志
[3].《罗永浩炮轰,西贝却有中产家庭撑腰》,盐财经
[4].《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吃西贝?》,红流AKASHIO
[5].《西贝,给罗永浩上了一课》,定焦One
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,侵权必究
佳禾配资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