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福安
【一】苔痕记
晨雾初敛时,青砖石阶已洇出苔痕深浅,如宣纸上晕开的淡墨。竹影斜扫茶席的刹那,红泥炉上袅袅白烟正细细临摹门楣 “耕读传家” 四字的斑驳肌理。这份藏在烟火里的朴拙邀约,终在青瓷盏中缓缓显影 —— 当浮沉的茶叶渐渐卧成云影,尘世里所有的追逐与纷扰,都化作了水中静静舒展的经文。
【二】麦香禅
展开剩余68%“落叶满空山” 的寂寥,原是困住执念的一道裂隙。黄土地上的蒸笼 “噗” 地吐纳出白雾,九旬母亲端坐灶前揉搓面团,指间流淌的不仅是面粉的细腻,更有季风掠过田野、苹果树挂果的私语。这从容的姿态忽然令人想起黄帝文化博览园檐角的冰凌,当它坠地化作莲花的刹那,扫雪的守陵人仍保持着与《阴符经》同频的呼吸。恰似东坡泛舟赤壁时,江水中淘洗的何曾是功名?唯有江声与月色,养就了一双洞见世事的清明眼眸。
【三】无我茶云燚网
西京茶室里,铁壶倾茶时划出的弧线,恰好接住了椿花飘落的轨迹,不偏不倚。年轻茶人素手起落间,敦煌壁画上飞天的披帛竟忽现具象 —— 那些缠绕的曲线,原来从不是画师的臆想,而是天地间气息流转的胎记。青龙寺的老僧以枫叶轻覆经卷,叶脉间凝结的晨露映着案前长明灯,微光流转间,竟比佛前万千香火更贴近六祖 “本来无一物” 的真意。
【四】雪夜悟
终南山下,画师于雪夜忽掷笔长叹。月光透过窗棂,将松影轻轻拓在宣纸之上,他这才恍然明白,三年来苦心追逐的山水意境,不过是天地早已自成的草稿。顿悟的瞬间,笔下的笔墨骤然疏朗,如八大山人画中鱼影,空灵得仿佛能盛下整条汉江的流水。忽闻隔壁老琴师蔡邕怀中桐木轻响,腹中桐叶簌簌,虫蛀的孔洞与琴身断纹共振出清越之音 —— 原来所谓永恒,恰是生于残缺处的天籁。
【五】樱雪偈
汉江渔火点点,将星月碎成满河银辉时云燚网,青龙寺的垂樱正簌簌飘落,把百年锦绣悉数归还大地。“可有一瓣恋栈枝头?” 方丈轻叩茶碗发问,话音落处,檐角的风铃竟倏然噤声。众人默然伫立,方知真正的大美从无需辩解,这天地间的寂静本身,便是最圆满的偈子。
发布于:陕西省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